2019-02-25 浏览次数:1614
2016年2月25日,银联与Visa冰释前嫌,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宣布将在支付创新、支付安全及金融普惠等方面展开合作。 6年多前还闹了点“小别扭”的中国银联和Visa,今天“牵手”了。这头其乐融融,很容易让人想到全球支付三大巨头的另一方:万事达(MasterCard)。在中国正式开放人民币清算行市场之际,大公司的合作态势似乎牵动着行业格局。 不过,别担心。《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万事达方面获悉,事实上,早在2011年前后,银联与万事达就已经有了合作,彼时双方除了签署过合作备忘录,还有互联网支付合作协议,在当时还是较为初期的“创新支付”领域中探索前行。 “我们的合作包括了受理、安全、技术等方面。”一名万事达人士回忆这些年与银联的合作。 全球领先支付公司之间的“竞合关系” 商业社会,市场经济,全球几大领先支付公司之间,充满了“竞合”关系。在海外线路的铺设和市场占有上,各公司之间有着竞争;在境内刚刚放开的清算市场里,都是“开放式卡组织”、都遵循“四方模式”、都想要维护卡组织的品牌权益、都对讲求支付的安全建设,成为了银联、Visa、万事达等卡组织站在一起的共同立场。 在银联Visa的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现场,Visa公司首席执行官夏尚福表示这是“支付行业两大领先公司之间一次特别的合作”,他称:“在数字支付推进商业活动演变的进程中,Visa与银联能够携手推动行业的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快捷和更方便的支付体验,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 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朝则列举了两家公司之间的众多相似之处:都是开放的卡组织,追随共同的商业模式“四方模式”,都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最大限度兼顾发卡行、收单行、商户、持卡人等支付各方的利益。 时文朝称其与夏尚福“一见如故”,在双方交换意见时都认识到风险日益增长、支付创新层出不穷等新的挑战,并预祝双方合作顺利。 今日本着共同的利益“握手言和”的银联和VISA,曾经也为了各自的“领地”闹过别扭。从2009年开始,银联与Visa开始了渠道之争,当时Visa警告,银联应停止通过银联自己的支付系统处理“Visa、银联”双标卡的国际交易,到了2010年,Visa向全球会员银行发函,要求境外受理带Visa标识的双币种信用卡时,不得走中国银联的清算通道,否则面临重罚。而银联则认为,任何一方都无权单独对持卡人选择境外支付通道作出限制。 直到2012年,世贸组织(WTO)争端解决机构正式发布专家组报告,驳回美方关于中国银联垄断地位的指控,但支持美方有关中国开放电子支付服务市场的主张。 银联“左拥右抱” 近几年,中国银联陆续开始并扩大与万事达和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等公司的合作,但与Visa的合作相对滞后。也正是因此,此次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被时文朝称为“为双方合作共赢拉开一个崭新的序幕”。时文朝也称这是银联与Visa共同努力的结果。 “成功的意愿、妥协的风度。”时文朝在仪式上引用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笔者在《混序:维萨与组织的未来形态》(Visa and the Rise of Chaordic Organization)一书中读到过这句话,出处本是Visa的第一任CEO分享的卡组织成功奥秘。 说与Visa、万事达、美国运通等都有合作的银联“左拥右抱”,当然只是个比喻。事实上,这源自银联走向开放。时文朝称,银联始终坚持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在遵守监管要求、尊重行业共识的基础上,愿与相关各方积极合作创新,促进全球支付产业长远有序发展。 2015年,中国银联首次在交易总额上超过Visa,成为全球交易量最大、发卡量最大的国际卡组织。 相关阅读: 去年银联与苹果三星均已达成合作。2015年12月18日,中国银联与三星宣布达成合作,将率先为中国大陆地区的银联卡持卡人在最新三星移动设备上提供基于安全芯片的Samsung Pay服务,推出Samsung Pay。同日,中国银联和苹果公司18日宣布合作,将在中国推出 Apple Pay,据了解,这种新的移动支付方式,会令日常消费更加便捷和安全。
觉策6年,服务3000+客户,每一个作品都是我们最好的名片